野外露营是一项充满魅力的活动,能让人们亲近自然,享受宁静。但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,也潜藏着诸多危险。了解这些常见危险,并掌握相应的应对策略,能让你的露营之旅安全又愉快。
暴雨与洪水:山区在暴雨后极易引发洪水和泥石流。露营前,务必查看天气预报,尽量避开降水概率高的时段。若露营时遭遇暴雨,应迅速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安全区域,远离河道、山脚和山谷底部。撤离过程中,不可贪恋财物,以生命安全为重。撤离前,牢记重要物品位置,如手机、急救包等,便于携带。
雷电:雷电天气下,切勿在大树、金属杆、山顶等易遭雷击的地方停留。应尽快进入帐篷,拔掉帐篷上的金属杆等易导电物体。避免使用手机,减少在帐篷内活动,降低被雷电击中的风险。如果在空旷地带,无法及时找到遮蔽物,应双脚并拢,蹲下身子,降低身体高度。
山体滑坡:露营选址时,避开有山体滑坡风险的区域,如陡峭山坡下、有裂缝的山体附近。露营过程中,若发现山体有异常响动、石头滚落、树木倾斜等迹象,需立即撤离到安全地带。撤离时,应朝着垂直于滑坡方向的高处跑,避免顺着滑坡方向逃生,防止被掩埋。
落石:在山区露营,要警惕落石风险。搭建帐篷时,不要选择在悬崖下方或有松动石头的山坡下。若听到上方有异常声响,可能是落石的预兆,需迅速离开该区域,寻找坚固的掩体躲避。
熊:遇到熊时,保持冷静,不要惊慌奔跑,避免激怒它。缓慢后退,避免直视熊的眼睛,让熊觉得你没有攻击性。同时,可发出低沉的声音,告知熊你的存在。若熊向你靠近,可将背包等物品扔向远处,吸引熊的注意力,趁机撤离。
蛇:为防止被蛇咬伤,露营前清理帐篷周围的杂草和杂物,撒上硫磺粉、雄黄等驱蛇药物。夜间活动时,使用手电筒照亮前方道路,避免踩到蛇。若不幸被蛇咬伤,保持冷静,尽量记住蛇的特征,在伤口近心端用绷带等进行结扎,减缓毒素扩散,但每隔 15 - 20 分钟需放松 1 - 2 分钟,防止肢体坏死。然后尽快前往医院就医。
识别与防范:很多野外的有毒植物容易与可食用植物混淆,如毒蘑菇与食用蘑菇。出发前,学习常见有毒植物的特征,避免误食。在野外,不要随意采摘不认识的植物食用。若不小心接触到有毒植物,导致皮肤过敏或不适,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,并及时就医。
预防措施:出发前,熟悉露营地的地形和路线,携带详细的地图和指南针。在行进过程中,做好标记,如用石头或树枝摆放特定形状。可开启手机的定位功能,但要注意节省电量。
应对方法:一旦发现迷路,不要盲目走动,应停留在原地,通过哨子、手机信号等发出求救信号。白天可燃烧潮湿的树枝产生浓烟,晚上可使用手电筒发出求救信号,如按照国际通用的 SOS 模式(三短三长三短)闪烁。
急救准备:携带急救包,内有创可贴、消毒药水、绷带、剪刀等常用急救物品。出发前,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,如止血、包扎、心肺复苏等。
应对策略:若发生擦伤、扭伤等轻伤,可自行用急救包进行处理。若受伤严重,如骨折、大量出血等,在进行简单急救处理后,尽快寻求专业医疗救援。
野外露营充满挑战,只要提前做好准备,了解常见危险,并掌握应对策略,就能最大程度保障自身安全,享受美好的露营时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