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野外,安全永远是首要考虑因素。避免在以下地方扎营:
河滩与河床:看似平坦的河滩,在雨季或上游水库放水时,可能瞬间被洪水淹没。露营时,一定要选择距离河道至少 50 米以上、地势较高的地方。
陡峭山坡下:山坡可能因雨水冲刷或地质不稳定发生滑坡、落石。观察山坡是否有裂缝、松动的石块,若有,应立即远离。
大树、枯树下:大风天气,树枝可能折断掉落;枯树更是随时有倾倒风险。此外,还要避开蚂蚁窝、蜂巢等昆虫聚集的地方,防止被叮咬。
理想的露营地应具备以下特点:
地势平坦:平整的地面能让帐篷搭建更稳固,睡眠也更舒适。用脚踩一踩地面,感受是否有明显的凹凸不平,若有,可用工具稍加平整。
略有坡度:完全平坦的地面在下雨时容易积水,选择有 2 - 3 度缓坡的地方,能确保雨水顺利排出,避免帐篷内潮湿。
视野开阔:开阔的视野不仅方便欣赏风景,还能让你及时发现潜在危险,如野生动物靠近。
在确定的露营位置,先仔细清理地面。移除石头、树枝、树根等尖锐物体,避免它们刺穿帐篷或硌得人不舒服。如果地面有杂草,可以用工具简单清理,让地面尽量平整。
将帐篷从包装袋中取出,平铺在地面上,注意区分帐篷的内外和上下。一般来说,帐篷的说明书会有详细图示,按照步骤将帐篷的骨架取出并连接起来。有些帐篷是穿杆式设计,需要将骨架穿过帐篷上的套筒;有些则是挂钩式,将骨架挂在对应的挂钩上即可。
把连接好的骨架插入帐篷对应的插孔中,让帐篷支撑起来。确保骨架安装牢固,没有松动。然后,用配套的地钉将帐篷的四个角固定在地面。地钉要倾斜 45 度角插入,这样固定效果更好。接着,将防风绳的一端系在帐篷的拉环上,另一端通过地钉固定在地面,调整防风绳的松紧度,使帐篷在风中也能保持稳定。
先搭建好内帐,然后将外帐覆盖在内帐上,对齐各个连接点,用拉链或卡扣将外帐与内帐连接起来。拉好外帐的通风口,保证帐篷内空气流通,同时避免雨水渗入。
一个有序的营地能让露营生活更加方便。可以将营地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区域:
睡眠区:即帐篷所在的区域,要保持安静、安全,远离可能产生噪音或危险的地方。
烹饪区:选择在远离帐篷且下风向的地方,防止油烟进入帐篷。同时,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,备好灭火工具,如沙土、水桶等,以防万一。
活动区:用于休闲娱乐,如吃饭、聊天、做游戏等。可以铺上野餐垫,摆放折叠桌椅,营造舒适的氛围。
垃圾存放区:准备专门的垃圾袋或垃圾桶,将垃圾集中存放,离开时全部带走,做到无痕露营。
常用的装备,如手电筒、充电宝、水杯等,放在帐篷内伸手可及的地方,方便随时取用。不常用的装备,如备用衣物、多余的食物等,可收纳在帐篷角落或专门的收纳箱中。烹饪工具和食材放在烹饪区,按照使用顺序摆放,提高做饭效率。
即使地面干燥,夜间的露水也可能让帐篷底部变湿。可以在帐篷下方铺设一层防潮垫或地席,增强防潮效果。同时,在帐篷内放置防潮垫,提升睡眠舒适度。
在帐篷周围喷洒驱蚊液,或者点燃蚊香,形成一圈防护圈,防止蚊虫进入帐篷。检查帐篷的拉链是否拉好,避免留有缝隙。如果条件允许,携带蚊帐,进一步保障睡眠质量。
在营地周围安装露营灯或挂上手电筒,方便夜间活动。可以将露营灯挂在帐篷上、树枝上,或者使用营地灯架固定在地面。选择可调节亮度的灯具,既能满足照明需求,又能节省电量。
只要按照以上步骤,从选址到搭建,再到营地布局和细节处理,即使是零经验的新手,也能轻松搭出理想的露营地。快带上这份指南,开启属于你的露营之旅吧!